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引领育人模式转型 立足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

发布时间:2018-01-31 08:53:48,阅读次数:1218 更多

如何改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应试导向及千校一面现象?我省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原创性地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意在引领育人模式转型升级。如今7年过去了,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收获如何?30日下午举行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成果发布会,亮出不俗“成绩单”。

280所高中“试水”教育转型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目前高中教育存在‘应试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千校一面’等诸多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如何积极回应现实关切,改进育人理念与策略,成为江苏课程改革推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倪娟博士说。

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等五大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四种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落实《纲要》精神,经过数轮调研、论证与试点,江苏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同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旨在推进育人模式转型,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自主性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应运而生,成为江苏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引擎。

历经数年发展,目前全省已拥有324个在建高中课程基地,涉及280所普通高中,占全省高中一半以上。

基地建设倒逼应试教育转向

“将图书馆搬进教室,在每一间教室的后面配置一个班级书房,摆上师生选择的五六百种图书,定期更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是我省最早的语文课程建设基地之一,现已拓展为人文课程基地。

校长唐江澎介绍说,锡山中学成为语文课程基地特别是拓展为人文课程基地后,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发生很大改变:基地建起了典藏馆、国学馆、西学馆、实验剧场、演讲厅、辩论厅等多个功能馆;语文学科开发的“诵读课”“问答之间”“领导者演说”课程,英语学科开发的“哈佛演讲与辩论”“英美经典戏剧”课程,政治学科开发的“模拟联合国”“商赛与财经素养”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式课程中收获精神成长,全面提升了人文核心素养。

“学校通过对原先的实验室进行改建、整合,增加各种创新设备,建成了可选择、可动手、可猜想、可创意、个性化的创想空间。”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是科学与人文物型课程基地,校长朱焱告诉记者,融合科学人文的育人课程包括机器人、3D打印、技能创造、VR、无人机飞行、生态农业、科学议题、教育戏剧等课程群,通过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健康、道德等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及健康生活素养。

“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倒逼日常教育教学模式转型。”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介绍说,课程基地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体验增加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

江苏育人模式转型受点赞

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江苏教育一项省级重大工程,省财政对每个基地的投入都在百万元左右。据初步统计,高中课程基地项目启动以来,全省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亿元,基地总建筑面积达83.5万平方米,建成室内教学实践场所4800余处,设备总投入8.64亿元。

全省324个课程基地项目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技术、艺术及生命健康各个学科领域,课程基地学校自编校本教材达3100余本,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教育教学时空。

从“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育人”的应试模式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育人模式,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江苏探索”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教科院基教所所长陈如平先后考察过我省20多所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学校,他深有感触地说:“基地建设实际上是撬动了课程改革,生成了多种课程样态,带动了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这种原创性探索很有意义。”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看来,课程基地建设“从育分转向育人”,回归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找准了转变育人模式的路径,创造的“江苏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在日前揭晓的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江苏“建设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案例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599812今日访问量:725昨日访问量: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