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大数据为农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
发布时间:2017-12-04 09:14:21,阅读次数:619
更多
-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不断颠覆传统产业格局,抓不住新的发展机遇很可能会被行业所淘汰。行业大数据为农机企业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借助大数据及相关技术,能够规避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现象,制定针对性发展与竞争策略、实施个性化精准营销。 目前,农机产业正处于市场深度调整、产业创新转型、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阶段,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步伐不断加快。行业大数据作为行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已成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会据此研判、规划、决策,农机企业会据此制定战略、优化资源、提升能力,用户会据此安排购机时间、购机对象、作业生产,大数据的决策支撑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行业对大数据的重要性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同时,由于行业大数据存在企业、单位之间相应的信息壁垒、数据梗塞,不同单位、不同企业等普遍存在数据封锁现象,大部分数据难以做到有序融合、协同推进,增加了数据采集、整合的难度。 近日,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有多位专家希望各方重视大数据建设,呼吁规范、加强农机行业产销、农艺等数据,得到相应的响应和支持。农机行业内一直缺乏大数据平台建设。相对较好的产销数据就有多种口径,以骨干企业的、部分企业的、预判的等数据来源差异较大。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例,有的专家判断行业销量接近50万台,有的行业数据显示30万台左右。缺乏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农机企业很难具体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容易造成“市场繁荣”或“市场低迷”的误判。在战略决策上,有的农机企业认为行业低迷只是一种短暂现象,坚信“扛过去就是春天”,并没有选择收缩战线,以降低经营风险,而是坚持原来粗放型的增长策略,全面追求“业绩瀑布”。有的企业认为行业已经到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进入提质增效、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主动优化相应的资源投入,调减经营目标,控制存量、优化增量,加快产业转型,寻找、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客观的说,行业大数据正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开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用。综合看待行业大数据发展情况,仍有一些发展中遇到的数据来源难题。农机、农艺、农资及客户关系等大数据缺失内容较多,很难给业内单位以具体的信息决策支持,远达不到科学、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要求。 一是行业大数据有待系统。行业大数据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展示行业全貌,不能出现“有只能参考、无不伤大雅”的现象。行业大数据统计内容呈现出六多六少的现象,农机数据多、农艺数据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传统企业多、新兴企业少,中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总量数据多、细分数据少,机型数据多、区域数据少。值得一提的是,缺少的数据更能体现数据的系统性。相关制度和标准的缺失,导致一些部门不愿开放、一些企业不愿共享自身数据。 二是行业大数据有待全面。区域农机农艺、农资融合数据多处于薄弱阶段,难以有效支撑传统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制约全程机械化产品的发展,难以持续做到农作物全生命周期内设备作业工况的监控。国补数据由于部分区域政策对相关低端、饱和等产品不予补贴,整体行业信息很难全面体现。行业协会数据主要缺少新兴企业数据、区域销售等数据支撑。近几年农机新兴企业增加,尤其是拖拉机三四线品牌主导产品销量已经成为100马力以上功率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看不到新兴企业的产品变化,难以在市场丛林中发现隐藏的幼虎。面对产业升级、行业洗牌步伐加快,新兴企业已经在数量上撑起半壁市场,有望获得新的产业优势。客户关系建设多数企业缺乏相应的建设,数据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其中,区域需求数量、机型更能展示出市场发展、用户需求的规律,是最具研究价值的数据基础。 三是行业大数据发布有待敏捷。多数行业信息发布尚不能做到以月为单位的阶段性发布,需求单元难以源源不断获取所需的精准、实时的数据。补贴数据由于各地开网、关网及补贴信息时间不同,同口径行业数据信息难以及时显示。同时,市场透支因素造成的补贴产品信息滞后,动态市场真实竞争状况难以具体体现。农机具产品缺少相应的行业统计资源和平台,虽有行业协会能够发布个别产品信息,多数仍处于“待整理”阶段,整体行业数据很难及时得到发布。农艺、农资受制于种植模式、季节需求及统计资源、统计人员综合素质、工作量繁重等多方面影响,更是难以做到及时的整理和发布。 在产业转型深入发展、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农机市场发展周期性、结构性、阶段性因素相互叠加、推动,提醒行业切实加强大数据建设,面对潜在风险和机遇,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行业大数据建设必须做到持续推进、加强完善,不能像云像雾又像风。 一是优化大数据资源管理。整合优化相关资源,引导大数据健康发展。目前,农机企业普遍不具有建立相关大数据的资源,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改变数据的碎片化现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引导。制定或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市场监管,及时发现、解决大数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通过采用行政收集、网络搜取、自愿提供、有偿购买等方式,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参与,研究制定数据开放的实施办法,以法规制度规范数据开放的内容、使用途径。 二是全面提升数据人员素质。由于大数据刚刚兴起,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机产业大数据的基础工作相应薄弱,需要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赋予更多的推动资源。整合企业、机构等社会资源,推动战略合作,构筑互惠关系,构建大数据产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完善人才配套激励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打造大数据的创业创新支持体系、人才高地。 三是创新大数据建设方法。重点推进农机、农艺、农资、电子商务等行业数据加工服务,打造“大数据+”产业模式。推进大数据与农业、经济运行、客户管理等深度融合,让数据有序、安全、可控的流动到所需要的使用客户当中。业内单位应利用大数据分析、获取农业种植全周期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产销协同、机艺融合、精准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云服务和云应用,提高决策支持、运营效率,推进产业制造向产业智造、产业创造转变与发展。 珍珠虽美,需要链接。行业大数据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达到信息畅通要求,规范发展仍面临诸多的困难,需要各方聚力、协同推进、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业内应以客户为导向,加强大数据的建设和使用,主动研究市场变化,为产业发展积蓄更多底气,着力打造出一张行内大数据发展的“新名片”。(来源:互联网)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