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中国式现代化”深度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15 08:02:51,阅读次数:671 更多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人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如何认识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如何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经济日报社开展专题调研,深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深厚基础、根本动力、总体任务等,形成系列调研报告,今日集纳推出,以飨读者。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部文章

  现代化,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词汇;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在几十年时间里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论述,是对历史发展的精辟总结,也是开拓未来的方向指引。

  如何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光辉愿景?如何在新征程上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聚焦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经济日报组成调研组,立足五大鲜明特征,深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基础、道路方向、根本动力、总体任务,形成了一组调研报告,近日已连续刊发,引起广泛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深刻感悟。

  为现代化嵌入新的精神内核和动力引擎

  回顾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经济增长到科技进步,从人口规模到生活方式……西方式的现代化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据此,西方认定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西方国家具有优越性,是人类现代化方向的指引者,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西方或欧洲的制度本身是现代化根本内容,其他社会可以忘掉自己的历史传统而采纳西方和欧洲式的现代价值标准和尺度。”

  事实是,西方开启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便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残酷性。为了得到国际市场、原料供应和廉价劳动力,他们不惜一切对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血与火的扩张。由此,以西方式现代化为主的20世纪,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一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先进武器制造了空前流血战争,兵民死伤过亿;经济危机接二连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周期性出现;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生态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种种乱局,从本质上看,都是各方利益不可调和、对抗冲突的集中反映。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也是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全球化逆流涌动,世纪疫情重创世界经济,各国缓慢复苏、增长乏力,发展失衡、贫富分化的鸿沟日益加深,战争危机、气候变化的威胁持续蔓延。21世纪的现代化何去何从?

  21世纪的现代化,面临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力问题、经济增长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文明价值问题:

  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还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还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是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现代化?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还是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

  “地球村”里的人类,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现代化的列车,亟待嵌入新的精神内核,装上新的动力引擎,开辟新的宽广道路,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现代化之所以带来剧变和冲击,首先在于它创造了远远超越传统社会的生产力。西方率先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但也发生了种种失控、混乱、危机,证明着西方的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并非唯一标准和样式。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可能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也不可能结束人类对现代化的探索。因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不同,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式将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调适性、多样性。

  立于广阔的时空坐标之上观察,英、美、德、日等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按着不同的鼓点和节奏走向现代化。再看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者以坚船利炮挟工业文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东方古国,从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从俄日的戊戌变法,到参酌中西政要的晚清新政、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在一系列磕磕绊绊中艰难启动追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却都未能如愿。直到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南湖红船上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演绎出民族复兴史上自强不息的传奇,一跃而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融入现代化的浩荡潮流。

  在这本厚重的发展教科书里,一条最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并以此为基点认识当下、规划战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从起点上看,中国是由一个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入社会主义新社会;从规模上看,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拥有超长历史纵深、超大国土空间、超大人口数量;从方略上看,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的思想旗帜是马克思主义,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从根基上看,中国是一个文渊文脉流淌不息的文明古国,千年传承赓续不止。这些注定中国必须走具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化道路,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检验意义。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反映了社会主义是人间沧桑正道。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这面旗帜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古国怎样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课题,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上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让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上曾有一番精到论述:“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现代化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现代化是全球性的运动,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体现了现代文明应有的包容特征;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条根本区别于西方模式的崭新路径,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一个古老文明的生机焕发与新生,扭转了曾经被西方霸权强加的文明之间不平等关系,让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

  开创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就新在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反思超越,融合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范围磅礴力量。

  ——这条路,奠基于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亦如空气和阳光,受益或不觉,失之则难存。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国情和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独立自主从此贯穿经济、政治、科技、外交、军事等各领域,贯穿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全部进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奠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这条路,导航于科学指南。

  选择道路,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南。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洞察世界、开启未来的一把钥匙,百余年党史、70多年共和国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也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真理魅力。“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更多把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新时代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就能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中国号”巨轮在现代化浪潮中驶向光辉彼岸。

  ——这条路,自信于优越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70多年来,作为一种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将曾经四分五裂的国家凝聚起来,将一切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力量集结起来,万众一心、风雨同舟,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动着这个古老大国走向现代化。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写下岁月的荣光,归为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那一句话:“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条路,力量在党和人民。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心向背,是中国政治文化的精髓;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二字鲜明醒目、力重千钧,激荡时空的声音,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执政理念、传递了不变的人民情怀。执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激发出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创造伟力。今天,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就必须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风雨无阻、高歌前行。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中央擘画部署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还将面对许多富有新的历史特点、新的时代内涵的斗争,更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和勇毅担当。我们只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团结一心、锲而不舍、再接再厉、开拓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一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将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标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

  编者按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人类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如何认识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如何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经济日报社开展专题调研,深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深厚基础、根本动力、总体任务等,形成系列调研报告,从今日起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4亿多人,这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7亿多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人口的数量。

  14亿多人,这是当前中国人口总量,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深深内嵌于中国从传统社会迈进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显示着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的独一无二,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意味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立足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路子和步骤;意味着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必将带来广泛而持久的世界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中,中国式现代化正书写着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人口规模巨大”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

  中国以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进入现代化,世界上前所未有。

  自蒸汽机喧嚣着打开工业革命大门以来,在人类现代化赛道上,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优势地位。18世纪、19世纪发展起来的英国、法国,人口仅是千万级的;20世纪发展起来的美国、日本,人口也才上亿级。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不到10亿人,仅为全球人口七分之一。

  新时代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级”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唯一文明历史连续未断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无疑难度最大、方法最复杂、意义最深刻、影响最持久。这种现代化不仅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展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化路径和光明前景。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规模巨大的人口,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质的规定性。它既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又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繁重的任务;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的基础,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多元特征的必然。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明确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鲜明特征。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必然任务。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两极分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教训。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如果贫富分化严重、中产阶层塌陷、社会撕裂、政治极化,后果是极为严重、不可想象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决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较长的过程,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有效破除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必然要求。

  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生产力的解放和进步,而且贯穿于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如何统筹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一大难题。一些国家和地区推进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表明,文化因素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补充要素,其本身就是现代化的必备要素;如果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见物不见人,往往导致人文精神的迷失,最终也会拖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葆有自己的心灵依托,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必然前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包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必须坚持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为此,我们就要坚持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和”成为中华民族同外部世界交往的重要原则,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追求。与西方列强依仗侵略扩张、殖民掠夺、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不同,14亿多中国人民向往和平、追求和平,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只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共同进入现代化的14亿多中国人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和正能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让全体中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迈进现代化,是大事喜事,更是要事难事。

  面对人类历史上这一前所未有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明确答案——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这样的发展思路,不同于西方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逻辑,计较的不是短期利害得失,注重的是人民长期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路径,标注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这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难度是几何级增大的。纵观世界发展史,是照搬西方模式、实现“少数人的现代化”,还是彻底陷入共同贫穷的低水平发展?我们要实现的是“一个也不能少”“大家一起走”的现代化。

  打开新时代的“成绩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为持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过去几亿人愁吃缺穿,到14亿人全面小康;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几十美元,到现在突破1.2万美元。“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书写在亿万人民的生活巨变里;“大家一起走”的足迹,镌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征程上。翻阅世界各国发展史册,不缺繁华的历史,不乏骄人的盛世,但鲜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能像今天的中国这样,致力于“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的全面福祉,能在如此广阔的国土、带领如此规模的人口迈向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步入现代化,同样不能落下一个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

  这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不能为发展而发展,发展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目的。推进现代化,同样如此。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中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生命健康至上”到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是依靠人民的现代化。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也是现代化的对象。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现代化的潜能和动力也是巨大的。放眼历史长河,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一切现代化的力量充分涌流,中国才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才得以向前推进。

  必须清醒认识到,人口众多,对于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而言,一度并不是优势,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包袱”: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亿人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80%的人口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社会保障几乎空白。改革开放后,我国抓住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的有利时期,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深入改革,破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腾飞,加速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新时代,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人口已不再是负担,正不断成为发展的有利因素。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全球领先……这些人力资源优势,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还必须看到,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巨大的需求、巨大的创新土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蔡昉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规模大就意味着创新具有更大的需求力度和供给潜力,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建立在14亿多人口基础上的超大规模市场,不仅孕育多样化的需求和层次化的消费,而且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弹性,腾挪余地和回旋空间大,抗外部风险能力强,就像一艘轮船行驶在海洋中,吨位越大,行驶越稳,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也难以改变它的航向。实践证明,人口规模巨大,是挑战,更是优势。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十几亿人口所迸发出的澎湃动能不可估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的重要推力。

  激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造力凝聚力

  新阶段、新征程,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释放出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能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指日可期。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来说,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步调一致向前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顺利迈进,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不行的,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无法做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有了党的坚强领导,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坚强的“领航者”,亿万人民就有了众志成城的“主心骨”,就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庞大人口体量汇聚为一个密切合作的整体,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成立73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奔跑在现代化赛道上,从人口多、底子薄、“一穷二白”转变为“当惊世界殊”“风景这边独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当前,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让14亿多人享有现代化生活,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成为阻碍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握现代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前瞻性,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把“蛋糕”分好,坚决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阻碍和束缚,实现民生与发展的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入现代化,是开创性事业,也是系统性变革,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面对前进路上的实践课题和现实挑战,要聚焦现代化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突破瓶颈、打破束缚、消除障碍,理顺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急需的突出问题,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破除人才发展障碍,形成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体制机制,更好释放发展活力,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14亿多人口的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将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最新篇章,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在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已经跑出好成绩,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圆梦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可预见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继续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这样的雄心与擘画,更有这样的奋斗与担当!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致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方针和追求。有效贯通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定不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方案”既改变了中国自身的命运,也影响着世界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趋势格局。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一张在更高水平上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改革发展图,正在全面布局、全面谋划、全面开启。朝着这个目标奋发进取,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生动。

  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局限性的批判与超越

  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现代化几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正因如此,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被不少人视为现代化“模板”,被很多发展中国家视为“范本”。

  然而,在实践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步落入贫富两极分化、中产阶层塌陷、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现代化是资本主导的、少数人的现代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因”,决定了西方现代化在各个领域必然秉持资本立场,把资本当作社会主体和目的,把人当作资本增值的客体和手段。在资本逻辑下,资本的多寡主宰社会生活的价值规则,财富从广大民众流向少数资本家,致使“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即使工人的收入会随着资本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资本家的利润与工人的工资仍互成反比,甚至,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这样的贫富差距越是加剧。

  法国巴黎经济学院下设的世界不平等问题研究室发布的《世界不平等报告》显示,2021年,亿万富豪占有的财富份额创下最大增幅,最富有的0.01%人口——财富额至少达1900万美元的52万人——持有全世界11%的财富,比上一年度高出一个百分点。剖析原因,是各国政府为缓解疫情造成的经济困难注入大量资金,这些钱也推高了股价和房价,给收入最高的人群带来了更多财富。

  与西方现代化的逻辑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要实现的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本逻辑摒弃资本逻辑的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之前“中国式”的定语,不仅点明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探寻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从管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礼记》中描绘的“大同社会”,乃至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无不体现了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探寻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共同富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局限性的超越。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植根于这样的土壤,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但与贫富悬殊的西方现代化“反义”,而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尽“同义”。

  ——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从坚持“房住不炒”,到警惕“脱实向虚”;从强调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党中央一系列举措释放出明确信号:全体人民要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统一的共同富裕,不是只重视物质增长的共同富裕。左手“烟火”,右手“诗意”。人民向往的生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发展要求的总和。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

  ——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全过程促进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实现的共同富裕。基础不一、条件不一、禀赋不一、环境不一,意味着不是所有人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步达到富裕水准。时间上必然有先有后,不可能齐头并进。

  ——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允许有适度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搞平均主义非但实现不了共同富裕,还会造成共同贫穷。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教训。只有承认共同富裕的差别性、相对性,才能激发社会成员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为更高层次的富裕准备条件。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选取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的浙江省先行先试,为全国其他地方探索路径;用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实践,提供促进共同富裕的样板示范——一系列举措与部署足以印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应该是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

  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为了谁的利益而奋斗,是判断政党价值和立场的依据。

  当历史把现代化的重任托付给中国共产党、托付给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毅然挑起重担,将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正是因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把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与拓展的历史进程。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奔赴战略目标的鲜活实践,在革命时期为我们党赢得了稳固的阶级基础,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为我们党赢得了坚实的执政基础。党与人民同心勠力、奋楫笃行,共同富裕这个理想,才从向往的远景逐渐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如此宣示。随之开启的新时代非凡十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切,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为实现现代化积累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才能不断增强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对党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赢得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才能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两个百年”交汇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着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时代思考。

  这是在“共同”与“富裕”的高效统筹中展开的宏大布局——

  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必须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推进。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富经验”。无论是推进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障就业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更高水平地“分好蛋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为主要方向,完善工资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分好蛋糕”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从“平视世界”激发国人自信,到主旋律影片点燃浓浓爱国情;从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到扶弱助困成为社会风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供均衡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饱满。

  ……

  由布点而铺面,由部署而落实,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作为发展指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一条时间线,3个关键时间点,凸显坚持不懈的追求,瞄准的是“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方向。

  指向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

  富裕富足、自信自强、宜居宜业、和谐和睦、普及普惠,当这些要求汇集起来,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愿景。

  让愿景成为现实,要把能做的事尽量做起来,特别是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拿出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积小胜为大胜。毕竟,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重大变化带来的冲击,面对经济增长率趋势性下降带来的难题,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唯有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才能化危为机、善作善成。

  达成这样的目标,要循序渐进,使促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不断形成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决不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决不搞过头保障,决不能吊高胃口,幻想一口吃成胖子不现实,“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必须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等不得”与“急不得”辩证统一于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富裕富足”等一系列目标,指向的也正是一个由现代化治理体系支撑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社会。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经济治理、政治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等的协调推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这也就意味着,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推动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要在实现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中,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

  探索与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既要有长远眼光,也要有务实行动;既要有目标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既要有共性目标,也要有个性路径。而贯穿其中的,是对一些关系的精准把握。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无论前行路上有多少风险挑战与激流险滩,都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完善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合目的性”的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实际,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政策指向,把完善收入分配与做好经济工作互相结合,这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共同富裕要通过经济资源在市场内的充分流动、平衡配置、有效利用来实现,必须不断完善并持续发展好市场经济,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同时,各国发展实践表明,“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不是天然统一的,如果没有政府主动调控,收入差距不可能自动缩小。这就意味着,政府要引领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向,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也要通过出台系列政策,调动市场的自发活力。

  ——改革与法治的共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规范,让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改革的“进”与法治的“稳”相辅相成,正是今日中国的治理之路。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哪里有延滞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哪里有不符合促进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有阻碍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问题,哪里就需要加大改革系统集成的力度。

  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古国,一个超大规模的人口大国,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大国,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多个“超大规模”,是对党和政府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考验。推动这样一个大国破浪前行,更要有14亿多人民汇集而成的充沛的动力支持。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个家庭、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需要脚踏实地、共同奋斗。而奋斗的路径,就是坚持先富带后富。鼓励“先富”与带动“后富”是一个逻辑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认为,政策当然要发展完善,但根本原则没有变,只要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受到鼓励、支持和保护。

  切实保护劳动所得,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充分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对政策的期待,同样是治理现代化的指向。

  在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一座“一针一线”的雕塑矗立在湖州织里。其象征的,是当地引领发展的织造产业,更是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从奋斗的脚下眺望前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必将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中织就。

  人民在期待着我们,历史在期待着我们,世界在期待着我们!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增强历史自觉、坚定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建设精神文明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生全面、深刻、根本性的变化,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党、国家、人民、军队、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

  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体现为文明的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包含文化的新创造。“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思接千载、鉴往知来,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取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相互协调、推动科技创新创造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选择

  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都会遭遇一些共性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有学者研究认为,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其物质文明愈发达,精神文化愈昏扰,看似坚不可摧的物质成就却因精神领域的溃败和冲击而崩塌、湮灭;反向的例子亦有,其灿烂文化“征服”了野蛮的入侵者,自身却因国力衰微依然难逃山河破碎的厄运。

  历史和现实表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生产力不断解放的同时,社会发展也经常面对消极观念的蚕食、低级趣味的污染、价值观的分歧冲突以及质疑理性、否定道德等冲击。但是,也要看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绝非不可企及,关键在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刻体悟和主动选择。

  ——这源自五千年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先贤向往人们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这一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

  ——这源自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力长期落后、经济长期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信仰迷茫、思想腐朽、道德沦丧同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就必然要让人民既享有美好物质生活,也享有美好精神生活;我们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也就必然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

  ——这源自执政党谋发展求复兴的实践总结。

  曾经,错失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从所谓“天朝上国”跌落成任列强宰割的“鱼肉”,这使中国人对自身文化进行了艰难反省,民族文化、社会伦理甚至语言文字都受到了深刻检讨,“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使中国人对物质领域追赶世界步伐的渴望极为强烈。但同时,精神领域的“警钟”也声声入耳。一些西方国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泛滥,日益暴露出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等弊病。上世纪80年代,我们看到中国改革开放迸发出的惊人活力,但也意识到“打开窗户,在阳光和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也会飞进来苍蝇和蚊子”,容易出现信仰动摇、精神空虚、价值观迷失等问题。警惕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警惕伴随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的道德衰败以及精神污染,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一条重要经验。

  ——这源自对百年变局竞争大势的深刻洞察。

  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就已超过航空、重工业成为其最大的出口产业,这是西方国家有意识推动文化外拓的典型案例。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能让全世界享用中国制造的物质成果,但长期以来,我们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数量还不能匹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有国外学者提醒,国际竞争已经从“武力竞争”转为“经济竞争”“文化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各国胜负将决定于文化领域。特别是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对社会治理、生产组织、利益分配、政治格局、创新方向乃至思想理论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被学者们称作“文化热战”的时代,价值观、文化等软实力的展现,与经济发展硬实力的提升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应该也必须成为文化与价值竞争中有分量的参与者。

  把握好“两个文明”辩证关系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指出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到基础性作用,能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恩格斯指出,“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阐明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能为物质文明提供支撑和动力甚至影响其发展的方向、道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是将这一重要原理应用于治国理政实践的生动范例。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成为我们应对现代化进程中一次次大考的重要法宝。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实战状态下的压力测试”。在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我们仅用10多天时间就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数月之间,口罩日产能就从1000万只提高到5亿只;疫情威胁之下,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有条不紊……若忽视了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提供的物质保障,忽视了14亿多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的强大精神防线,全世界的观察者都将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不仅没有被疫情击倒,反而成为全球抗疫成功的典范,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反而实现更快跃升。有美国学者以同样的视角来观察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发现自己甚至无法提供医生和护士治疗大量感染者所需的医用口罩和其他防护装备;除了后勤没有准备好,美国在道德上也没有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做好准备。他进而认为,几十年来,美国社会的不平等不断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怨恨不断加深,经济、文化和政治已经严重分裂。这些都对全社会团结抗疫形成了阻碍。

  锚定发展目标,基于雄厚物质基础,也基于强大精神动力。

  同样在2020年,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银行评估,受疫情影响,全球或将有1亿人重返极端贫困。然而,中国一边战“疫”,一边战“贫”,完成了奇迹一跃,这又是一次基于雄厚物质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的自信一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中国,正朝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共同富裕目标进发。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疫情蔓延又使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将中国的抗疫成绩和减贫成就放在这个大背景下去理解,能够给人以深刻启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这是走好现代化道路、做好各种“加试题”的正确思路。

  越是物质充裕越需要精神昂扬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到18%以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巩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该如何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必须看到,仅靠经济增长,不足以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社会稳定发展。如果没有精神纽带的维系、文化认同的凝聚以及正能量的激励,就很容易出现安于现状、犹疑观望、惧难偷懒的“躺平”心态,甚至产生“边吃肉、边骂娘”的消极心理。可以说,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从现实问题考量,现代经济具有高风险性,人们一味迷恋物质丰裕,一朝危机来临,却没有强大的精神和信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后果实难想象。

  风物长宜放眼量。越是实现了物质满足,就越需要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去巩固成果,进而推动物质创造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价值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我们必须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思考、协调发展的实践置于新的发展阶段之中、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新的内外部复杂环境之内、新的改革发展稳定目标任务之上。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物质基础。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进一步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文化命脉和精神气象是中国之治的根基。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激发持久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战胜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五千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深层的精神追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更好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现代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其间必然蕴含着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各自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物质财富的积累、制度模式的创新、中华文化的弘扬、价值体系的塑造,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统筹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已经成为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篇章,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当现代化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如何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是世界现代化史中的一个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成果。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将进一步激发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现实抉择。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批判与超越。

  回溯发轫于18世纪中期的现代化进程,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大多是在工业文明时代推进的,当时资源和环境约束相对宽松。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先行国家可以无所顾忌、无障碍地掠夺国外物质和环境资源来支持其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先后导致近千人死亡、75%以上市民患上红眼病。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首次爆发的短短几天内,致死人数高达4000人,随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伴随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和有毒有害的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让自身环境问题有所缓解,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却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又运用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力量,建设庞大的环保产业,以一种设备解决另一种设备造成的环境污染,陷入日复一日、积重难返、难以为继的生态环境破坏,贻害无穷。

  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中国,需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加分项”。

  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今天,在14亿多人口的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民的期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我国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这样的现代化建设,凝聚起亿万中国人的期盼与力量。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能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成为赶考路上的必答题。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重要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从矿山遍布、灰尘漫天,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蝶变,是“两山”理念实践伟力的生动例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它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耗物耗不断降低,浓烟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体明显减少,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我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宣布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肯定。

  一批“一油独大”“一煤独大”“一矿独大”地区逐步摆脱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一批工业发达但污染严重地区实现绿色转型,一批生态优良地区初步培育形成绿色增长点,找到了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致富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指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环境指标逐步走向双赢。他说,以前国外专家来做报告,常会拿出一张发达国家喇叭口形图表,显示GDP、各类工业产量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浓度在下降。“2013年以前我们拿不出这张图,现在我们拿出来了。”

  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但也要看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更要看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疑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任重道远。

  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不断增强制度性权利,实现义务和权利的平衡,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今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奔向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我们要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勇毅前行,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为世界永续和平发展

  贡献中国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风云激荡中举旗定向,沧海横流中掌舵领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深刻辨析历史大势,明确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决心,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凝聚奋进力量,为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指引前行方向。

  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平发展,是中国梦最基本的元素、最鲜明的底色;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中国的郑重承诺和行动。与各国携手创造共享发展与繁荣的和平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照亮未来,不仅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伟大贡献,更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胜利。

  强而不霸的复兴新路

  翻开历史长卷,西方现代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几乎相伴相生。从新贸易航路开辟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先发国家依靠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野蛮侵略、血腥掠夺和殖民压迫,获取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纵观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几乎都曾有过野蛮残暴的殖民和侵略历史。

  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余年之久,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和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

  古老中国的命运,折射的是西方列强扩张掠夺式现代化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展现的是后发国家谋求民族解放、独立自主发展的广阔道路,彰显的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就是因为我们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在这条强而不霸的复兴之路上,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以和平方式大踏步走向现代化。对世界而言,这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掠夺殖民,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是命运与共而不是以邻为壑。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扩张掠夺式现代化的摒弃和超越、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对扩张掠夺式现代化的摒弃和超越。西方列强追求对外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全球格局和国际秩序在对抗、冲突与战争中不断变迁与重构,“文明冲突”“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观念深深植根。然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势不可挡,部分国家的历史经验不可能成为唯一解决现实问题的“黄金定律”。中国式现代化巨大成就,靠的是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勤劳与创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走的就是国强好仁、协和万邦的人间正道。对此,美国前总统卡特评价说:“中国没有将一分钱浪费在战争上。”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称赞,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这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全面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将自身文化中的和平基因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宝贵的理念和智慧。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到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重要倡议,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因如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是联合国事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支柱,并发挥着核心作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地球村”发展到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深刻把握历史潮流与大势的基础上,为世界贡献的独具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这样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丰富的内涵,创新的思路,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对自身发展、对世界秩序、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使命自觉,体现了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文明观、发展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与国实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未来可期。

  植根国情的必然选择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追求和平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五千年博大悠远的中华文明,涵养了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思想,造就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处世哲学,催生了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文化理想,留下了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的精神传承。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

  ——和平环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历经千辛万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更知进行国家建设、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环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要牢牢把握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是亿万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诉求和愿望,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集中精力解决发展和民生问题。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无比珍贵,中国履行自己的国家责任,助推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这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光荣使命,也是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和平发展符合历史潮流、顺应世界大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稳定不要混乱,是各国人民真实而朴素的共同愿望。无论是金砖国家机制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更多国家申请加入,还是千年古城撒马尔罕见证上海合作组织新一轮最大规模扩员;无论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扬帆启航,还是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夯实,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徐徐铺展,都证明了开放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载入党章和宪法,而且多次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既顺应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大势,又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大势。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坚持互利共赢,不搞以邻为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善意和推动合作共赢的诚意有着越来越深刻的体会,“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已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和平发展的中国行动

  在联合国大会讲坛上,习近平主席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一承诺清晰直白地表明,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以邻为壑、以大欺小,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实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动力。

  ——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国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强调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倡导多边合作、支持多边机制、探索多边模式,以多边主义缓和矛盾、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有力对抗零和博弈和单边霸凌,为维护和平发展发出强音、提供方案。

  合作还是对抗?中国在一系列国际场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决反对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

  发展还是停滞?为创设多边合作新平台践行大国责任,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助推上合组织等区域多边机制发展。坚持普惠包容,在经济基础上为全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和平还是战争?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针对全球安全症结提出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等具体原则,为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放还是封闭?中国呼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引领现有多边机制改革,支持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朝着更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的方向改革,在现有框架内主动参与全球发展议程。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与构建持久和平机制,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局提供可行方案。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阐释和平主张,倡导反对冷战思维、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倡导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倡导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坚持环境友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中国以身作则,将维护和平落到实处,有力诠释大国责任:坚持通过谈判、协商方式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积极参与攸关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积极参与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劝和促谈,维稳防乱。

  ——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基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纪疫情阴霾笼罩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以发展促和平,是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与实践的重要内涵。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创造了海量经济效益,也为跨国企业投资提供了巨大市场。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参与者、国际发展合作倡导者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者,新形势下,中国顶住逆全球化压力,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继续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顺应时代要求,为世界补短板、强弱项,由对外提供发展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着重增强发展中国家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制定新兴领域治理规则,破除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

  中国共产党是有远大抱负的政党,这种抱负不是称霸世界,而是造福世界。“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霸道、对话而不是对抗、开放而不是封闭,才是人间正道,才能赢得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书写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篇,为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经济日报(调研组成员/记者 齐东向 曹红艳 栾笑语 牛瑾 欧阳优 徐胥 仇莉娜)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599912今日访问量:49昨日访问量: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