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3-09-13 00:00:00,阅读次数:803
更多
- 国务院12日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径图。 编制耗时近一年,修改几十稿……这份被称为大气“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备受各方关注。创新在哪里?亮点有哪些?实施后能否让百姓的蓝天白云梦不再遥远?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官员和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亮点一:行动目标“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行动计划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将目标一一列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这些都是非常明确和具体的目标,意味着非常重的任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这代表着政府对公众健康的关注,也是对目前一些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反思。” “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设定了不同的PM2.5控制目标,其中京津冀地区目标最严,表明中央的决心很大。”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 在柴发合看来,“行动计划中的环境改善指标是一个比较高的指标,但也是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环保部污防司副司长汪键表示,这需要我们不仅仅要治理污染,还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多管齐下,用一系列的配套经济政策和法律建设来落实。 同时,柴发合指出,大气污染治理是长期的过程,我国目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发达国家从来没有面临过的,要认识到治理的艰巨和难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亮点二:实行“两高”行业产能总量控制 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行动计划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积累造成的,如果不从经济结构的源头控制污染问题,单纯依靠末端治理缓解环境压力,无异于‘扬汤止沸’。”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多次强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这是治理PM2.5污染的治本之策。” 今后,要实行钢铁、电解铝、焦炭等“两高”行业产能总量控制,新、改、扩建项目等量或减量置换掉落后产能。根据行动计划,压缩过剩产能,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尚未开工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正在建设的,一律停止建设。 亮点三:京津冀等五年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每到秋冬,雾霾天气尤甚。煤炭大量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的主要根源,也是造成采暖季区域灰霾的重要原因。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明确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京津冀鲁削减8300万吨。 “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关键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孟伟说。 计划提出: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到2017年,三大区域燃煤锅炉要基本实现天然气替代,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3%。煤炭利用要逐步实现洁净化。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行动计划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总量要下减,综合效果要明显。有定量的改善目标,很硬,实现需要很大努力。” 亮点四:考核“动真格”首次提出组织部门参与考核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由国务院制定考核办法并进行考核……行动计划显示出“动真格”的气势。 为确保各项任务措施真正落地,行动计划对考核和问责作了明确规定。 “各地区将把可吸入颗粒物或pm2.5作为约束性指标,与国务院签订目标责任书。”汪键说,“对于那些没有通过考核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将会同组织部门和监察部门约谈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人,予以督促。”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重大突破,首次提出组织部门参与考核的要求。”汪键介绍,考核结果作为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污染天气的,以及干预、伪造监测数据和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组织部门的约谈,将对地方政府产生非常大的震撼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表示,“这些都将让计划目标的实现更有希望。” 亮点五:强调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就是强调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汪键说,大气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每个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源。要做大气污染防治,必须全民参与。 行动计划设定的不仅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以接受的目标,更是老百姓将可切身感受到的目标。 少开一天车、减少烟花爆竹燃放、不在户外野外烧烤……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要建立健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新机制。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