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法规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凸显存量优化调控思路

发布时间:2013-07-07 00:00:00,阅读次数:769 更多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业界人士分析,此举意在把存量财政资金用活、用足,以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和支出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

  近日,北京夏家胡同与上海张江高科园“地王”同时出现,人们在惊呼地方政府又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对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也表示担忧。而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增速下滑,地方的税收收入有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如此,存量财政资金就必须发挥出最大效能,集约化利用,配置到最需要的经济环节和领域中。

  众所周知,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时,同样强调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一种以“存量优化”来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调控思路逐渐清晰。言下之意是,新的扩张型经济刺激政策已不可能出台,经济运行必须在结构调整和存量优化中寻找再平衡。

  事实上,虽然今年以来经济形势有所下滑,但是政府既没有酝酿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又没有实行货币扩张,这符合此前政府高层对经济增长要提质增效的表态。许多专家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整的结果,包括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对地方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坚定不移地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同时,经济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补足“三农”、小微企业等短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扩大就业容量。这些变化意味着,经济运行正向着结构更加优化的方向转变。比如记者在广东等地采访时了解到,虽然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也有小企业因为行业周期变迁而正常关闭,但是就业率却始终稳定,甚至还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政策作为调结构的有利推手,将更为重要。正如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此前所表示,货币政策具有调控对象全局性和调控效果短期性的特点,财政政策则具有调控对象结构性以及调控效果长期性的特点,在调节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中具有相对优势。

  此次政府要求盘活财政资金存量,首先旨在调动起那些因为管理不严而闲置的财政资金,用以支持实体经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之所以如此部署,源于我国财政收入有可能告别高增长阶段,这既跟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速有关,也因为政府为支持实体经济而采取的结构性减税。比如正在扩围的“营改增”,按照目前税制体系,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增值税属于共享税,“营改增”后,会有一部分税收收入从地方转移到中央。据悉,目前在试点阶段,中央政府对这部分税收采取的是全额返还的方式。但长远来看,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必然会有一个再平衡。在农田水利、保障房、公共服务等刚性财政支出增多的趋势下,地方有限的财政资金必须充分地运用起来。

  一方面,从货币供应角度看,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5.8%,增速超出年初预计目标,但是经济增速却放缓,同时商品价格进入下行期,反倒房价、资产价格一度出现上涨,这意味着,部分货币并没有在商品市场中流通,而是淤积在金融市场和楼市里。另一方面,上半年我国的社会融资总规模并不低,但是企业的投资热情却不高,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等先行指标也仍然呈现环比下降的趋势。业界人士分析,这反映部分银行的资金通过买入返售资产、转贴现以及信托等影子银行渠道在空转,或者企业取得资金后,没有进行投资而是转手投入了金融市场。

  因此,从资金流动和使用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运行,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的不平衡。这种形势下如果依靠扩张政策来刺激经济,无助于改观我国投资过高而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弊端,反倒可能因为流通性泛滥而重新带来产能过剩、通胀等后遗症。而经过6月份的流动性大演练后,许多银行正在考虑加强流动性管理,降低杠杆率,把资金重新配置进实体经济。从监管部门增加再贴现力度以及“盘活存量”的表态来看,引导货币存量支持实体经济的意图明显。显然,这既需要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引导,又需要财政资金的配套和撬动。

  那么,存量财政资金应如何盘活?专家指出,首先要严格控制“三公”支出,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其次,如今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统筹性、包容性和平衡性,财政资金应优先向弱势群体、弱质产业配置,这包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民生项目以及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等。同时财政资金还应发挥带动居民消费的作用,对绿色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优先扶持,以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来撬动经济结构调整。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613821今日访问量:1昨日访问量: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