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研究

助力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14 08:33:44,阅读次数:810 更多
一、引言

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各地区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升,增强高端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加强基础产业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关键科技支撑。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近6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47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4万多家。工信部表示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今年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中脱颖而出,此外,针对已经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可以享受北交所优先上市、政府奖励等扶持政策。但是,在我国企业总数量4800多万家的大数据面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占比依然非常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分析其问题与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才资源存在短板,缺乏基础产业人才

在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基础产业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人才不足,基础产业就得不到提升,企业产品、技术难以实现升级转型,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二)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缺乏有效融资担保

在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是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各类金融机构比较倾向于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导致处于最低端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突出,从而加剧迟滞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的步伐。

(三)政策解读力度不足,缺乏专业政策解读人才

在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都只专注于生产、加工、制造、运输等研发服务中,对于政策解读极度缺乏甚至忽视,无法有效的针对政策文件进行解读,致使很多普惠扶持政策无法落实。

(四)市场供需评估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降

在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少企业能做到时刻关注整个行业产业的发展态势,无法做到针对行业产业发展供需情况提前布局,导致错失市场先机或极易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加大等。

三、解决对策

(一)打造人才创新集聚平台 补齐基础产业人才短板

打造产教融合与产学研一体化,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大力培养基础产业人才。利用区域产业协会、行业联盟等自身优势,组织行业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和相互学习,与高校科研院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践基地、大师工作室等,以培养相关行业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发挥技术技能传承推广、培养学校师资队伍、校企共建核心课程和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平台作用。尽快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成为支撑我国未来经济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最为关键一环。

同时坚持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把引进专家和引进智力结合起来,让人才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效对接。既重视对外来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又要重视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全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以推动产业向高端跃进为引领,着力推进研发机构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依托。

(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搭建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询服务。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

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要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围绕本地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人才风险补偿资金作用,打通产业、人才、金融之间的通道,积极吸引风投创投资本,形成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科技中介展开帮扶

充分利用政府、科技中介等科创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政策解读宣贯活动,运用新媒体、企业微信群和上门等方式,加大对科技项目等政策的宣传力度,搭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微信公众号,“政策解读”、“创新科技”app等平台载体,采用图文、视频等更加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对科技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提升政策宣传效果,将国家、省、市惠企政策传达到企业,设立“科技特派员”定点不定期线下走访,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给予免费普及科技政策,培训企业项目人员。打造“科技服务团”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商务对接、技术申报、财务审计等全流程服务,使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进企业,科技服务助发展”活动,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学者针对科技政策进行刨析解读,依托街道、园区管委会对所在辖区内企业进行定期精准培训和辅导,发放《科技政策汇编》,了解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科技产业技术创新

继续夯实区域主导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地标产业快速发展,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着力点,坚持不懈地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挥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中的主体作用,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利用产业结构协调化使技术有条件不断更新,促进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并形成新的组合,增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的能力,长线产业向短线产业转换,技术含量低端产业向技术含量高端产业转换,形成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推进,利用政府、行业有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作者:中国民建会员 杨金超)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599816今日访问量:728昨日访问量:1386